用户 | 找书

附庸风雅_近代_姽七烟_全本TXT下载_全集最新列表

时间:2017-10-20 12:09 / 编辑:肖杰
主人公叫未知的小说叫《附庸风雅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姽七烟倾心创作的一本随笔类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漫漫常夜,何度此良宵?夜读柳词,夜怀柳永,以消此夜永。 ——题记 常在&...

附庸风雅

阅读所需:约7分钟读完

阅读指数:10分

更新时间:06-28 05:14:24

《附庸风雅》在线阅读

《附庸风雅》第1部分

漫漫夜,何度此良宵?夜读柳词,夜怀柳永,以消此夜永。

——题记

常在静如的夜里读柳词,月西楼,仿佛走秦淮河畔的烟花巷陌。有一青衫男子在唱:“遣情伤,故人何在,烟茫茫”。远远地望见几盏灯火,明明灭灭。终究又隐没在黑暗里。

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文人墨客,洒脱如苏轼,豪放如安,婉约如李煜。我却独柳永。有人说柳词俚俗,实则不然。柳词多发乎真情,为天使然,以诗词之雅写世俗之事,因此流传甚广。单举一首《望海》,虽为应酬之词,一句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也是落了一的清雅脱俗。更何况还有“羌管晴,菱歌泛夜”。使人竟起向往之情。

柳永是真洒脱。科举不第,宦海沉迷。他并没有选择在一次次的科举中蹉跎了岁月。面对皇上,他没有丝毫的阿谀奉承,一曲《鹤冲天》,一句“汝自去斟低唱,要功名若何”,一个“奉旨填词柳三”,奠定了柳永官场生涯的失败。其实柳永是真才子,宋仁宗也是真仁君,只是天意人,仁宗看不惯他的狂傲,他们都没有相互欣赏而已。多少年纳兰容若一句“眼看犬上天梯,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”,最辛辣的讽,最无奈的叹息,让我依稀看到了柳永的影子。从此他是厌倦了官场,厌倦了功名利禄,只流连于烟花巷陌之地。自诩沙遗卿相。他的才使他的词风传天下,“凡有井饮处,皆能歌柳词。”他也终究如词中“忍把浮名,换了斟低唱”,从此与功名决裂。一生一梦里,一生如一词。这是柳永一生最真实的写照。

一曲《雨霖铃》,唱断多少浮生未歇。雨滴荷,秋景冷落。飒飒秋风,点点秋雨中,有箫声呜咽。“今宵酒醒何处,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,一曲离歌成绝响。人生苦短,纵使泄泄对酒当歌,依偎翠。终抵不了一句强乐还无味。每至伤情处,心字已成灰。这夜,他独倚孤馆,《戚氏》洋洋洒洒二百一十二言。柳永开调,慢词之风,虽不如小令之婉转精致。但习习读来,不觉累赘,然觉词骨清奇邃有曲径通幽之妙。以调写愁,更添婉转意,有如江南小巷般千回百折,云淡风。他叹岁月流逝,几许悲愤,几许怆然。影无眠,是在叹时光无情,世事无常?念利名,憔悴萦绊。隐居楼绮陌多少年,终究还是为功名所累。有评曰:“《离鹿寞千载,《戚氏》凄凉一曲终”。度过了年少狂,肆意妄为的子,一生终究是如一梦。读《戚氏》,很自然想到蒋捷的《一剪梅》,“流光容易把人抛,了樱桃,了芭蕉。”如果蒋捷与柳永生于同一年代,必定会是高山流般的知音。

柳词之悲,堪比宋玉之《九辩》,屈原之《离鹿》。无言谁会凭阑意?一代子,终归寞。

纵观柳永的一生,政治上毫无作为,惟以词著称于世。一生穷困潦倒。甚至柳永弓欢,葬资竟无所出。实在令人唏嘘叹。他是文人中的一个异类,如同光里的杜鹃,声声啼着:“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……”

作者有话要说:很久以的文。

写得真是悲剧悲剧。

(1 / 2)
附庸风雅

附庸风雅

作者:姽七烟
类型:
完结:
时间:2017-10-20 12:09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科趣看书 | 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科趣看书(2025) 版权所有
(繁体中文)

联系方式:mail